新闻动态news center
市场活动信息共享

古人在喝水这件事上的智慧,你不服不行

发布于:2020-04-03   被浏览 2155 次    【返回】


古装剧里总有这样一个“套路”

就是路过河边

主人公多半都要蹲下去喝水

古人喝水真的那么“随便”吗?

万一上游在洗衣服、万一有人在洗浴

万一有人把垃圾倒到河里

……

抹茶君发觉,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影视书籍来了解古人的生活,但对于喝水这个领域好像一直知之甚少。

本着实事求是,认真研究的原则,抹茶君今天决定好好探讨古人到底是怎么喝水的。




远古时代,人类渴了就会直接伏在河边捧起水喝。后来人口繁衍,喝水多为“就地取材”,挑水饮用、浣衣,河水养大了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。那时候古人喝水大多数以生饮为主,因为烧水要费柴火,生活在底层的人每天为温饱而奔波,只有天寒地冻时才会把水烧开了喝,所以热水并不普及。





直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“井”诞生,人们才抛弃这种粗放的饮水方式,选择了文明且优雅的姿态。史料《吕氏春秋》有云:“伯益作井”。“伯益”这个发明者来头有点大,传说还是三皇五帝中颛顼的后代、秦始皇嬴政的先祖。当然,传说的真实性已不可考究,不过能确定的是到了春秋战国,水井已经非常普及,村村必备,家家户户都有井水可用。




到了清代,喝水更是上升到品鉴艺术的层面。例如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一回「栊翠庵茶品梅花雪」里,妙玉招待贾母一行人,所用的“旧年蠲的雨水”,以及后来单独招待黛玉、宝钗、宝玉时用的梅花上的雪水。水在妙玉眼里不仅是解渴的饮品,更是一种对品质生活的追求。富贵人家尚且如此,更不必说钟鸣鼎食的帝王之家。电视剧《甄嬛传》里甄嬛奉给雍正的茶,正是夏日日出前荷叶上的露珠冲泡而成,其味清新淡远,深得雍正欢心。




一杯水都能喝出人生态度

喝水这件“小事”

古人真是一点都不含糊

在净化水方面更是充分发挥自己才智




1

茶水净水器

关于中国古代净水器具,有许多明确详尽的记载。“茶圣”陆羽在《茶经》中,记有专门用于净化煮茶用水的器具——漉水囊,它主要是用生铜铸造。有些隐居山林的人也用竹篾木来制作净水器,但木竹质地软,不适合带着出远门。还有人用绿色油布制作袋子来存装漉水囊。“圆径五寸,柄一寸五分”,准确地记录了这种净化滤水器的造型、规格和尺寸。


2

明矾净水

我国采用明矾净水的最早文字记载,见于明崇祯十年(1637年)宋应星刻印的科技类百科全书——《天工开物》。外国人对中国这项水质净化技术也有生动地记述。一位叫纳瓦雷特的西班牙教士,在1745年左右出版的《中国帝国游记》一书中明确记录,当时,他在中国目睹了一项神奇的发明——黄河沿岸百姓使用明矾使黄河水变清的技术。他还感慨道:“这是自然的秘密,为当时西方所不知。”



3

水质净化工程

有关古代水质净化工程在各地都能找到现存的遗迹,有的至今还在使用。人们在浙江永嘉县溪口乡一座村子中,发现一组5个依次排开的水池。经浙江省考古所和当地专家鉴定,这组水池为明代晚期户主家曾使用过的净水池。这套保留完好的古代净水系统,水源是通过陶制水管铺成的输水道,从700多米外的山脚引来的。这组水池5个池子之间的水通过溢流方式传输,5个池子逐级净化,还可以防止逆流造成水质污染。



由此可见,很早以前人们对于生活用水的安全性就十分重视,古人利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,尽可能的净化饮用水,改善用水条件。

现如今我们的科学净水技术已经趋于成熟,使用先进的过滤、除菌技术喝到健康放心的天然水并不是什么难事,一桶抹茶水就能满足全家人的饮水需求。

最新抹茶交易所官网

采自地下108米深层矿井,属于微碱性、偏硅酸复合型优质天然最新抹茶交易所官网,

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,适合于人体内环境的生理特点,对人体有很好的滋养作用。



MXC平台

以崂山地下浅层地表的天然泉水为水源,按照饮用水的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控制,

经过过滤、除菌处理,成为可以直接饮用的MXC平台,是家庭用水之首选。



抹茶千层冰

出自天然MXC平台系,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

水质纯净天然,口感清冽甘甜,获得国际品质认证。




古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

就像喝水这样

看似稀疏平常的小事

实则是几千年的文化

沉淀发展而来

折射着中华儿女智慧的光芒




*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
抹茶交易所官方

抹茶桶装水 /抹茶大桶水

地址:青岛市崂山区崂山路97号

服务电话:0532-8880-9999


想了解更多?
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





服务热线:8880 9999(8:30-16:30)    鲁ICP备12012898号-1 © Qingdao qingpiyinliao.co.,ltd. All rights reserved Mr.James Wang   Support:青岛新视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