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news center
市场活动信息共享

岁暮天寒,腊八始来

发布于:2018-01-24   被浏览 3622 次    【返回】



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;过了腊八就是年,

腊八粥,喝几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;二十三,糖瓜粘;

二十四,扫房子;二十五,炸豆腐;二十六,炖大肉;二十七,宰公鸡;

二十八,把面发;二十九,贴倒酉;三十晚上熬一宿;大年初一扭一扭。



腊八节,又称“腊八儿”,即腊月初八。“过了腊八就是年”,

在儿时的记忆中,一走进腊月,便闻到浓浓的年味儿了,

长大了,那种感觉还在吗?


腊八腊八,冻掉下巴,那碗暖人身心的腊八粥,你有多久没喝了?




喜庆的红枣伴着富态的桂圆;

快乐的薏米和着幸福的花生;

甜蜜的冰糖融着康泰的莲子;

温馨的红豆熬出了浓浓一碗热粥!




粥易喝,学难成。

除了品味腊八粥的美味,你还知道腊八的来历么?

当当当,抹茶君历史小课堂开课啦——

相传,腊八与他们有关


1、腊八与释迦牟尼

传说乔答摩·悉达多在成佛前,已苦修多年,且经常挨饿。一天,他遇见了一位牧女,送给他乳糜食用。他吃了乳糜,恢复了体力,便端坐在佛陀伽耶的一株菩提树下,彻悟成道。

史传,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。中国汉族地区,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,于是腊八便成了佛教节日。佛教传入我国后,各地兴建寺院,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,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,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的活动,并效仿牧女以米与果物等煮粥供佛,称“腊八粥”,后演变成民间习俗,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。




2、腊八与朱元璋

传说朱元璋早年落难时,正值寒天腊月,又冷又饿的他从身边的老鼠洞中刨找出红豆、大米、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。朱元璋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,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。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,做了皇帝,他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“腊八粥”。




3、腊八与岳飞

传说腊八节是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。当年,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,正值数九严冬,岳家军衣食不济、挨饿受冻,众百姓相继送粥,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“千家粥”,结果大胜而归。这天正是腊月初八。岳飞死后,人们为了纪念他,每到腊月初八,便以杂粮豆果煮粥,终成习俗。




腊八粥的来历版本有很多,但不论哪一个版本,表达的都是人们感恩食物、珍惜生活的祈愿。

随着腊八节传承下来,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受当地风俗的影响,

制作腊八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。

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省的网友们是如何描述他们家乡的腊八粥吧。


山东网友“爬虫”


在我们山东“孔府食制”中,腊八粥其实分两种,一种是用薏米仁、桂圆、莲子、百合、栗子、红枣、粳米等熬成的,

盛入碗里还要加些“粥果”,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,为的是点缀。

另一种是用大米、肉片、白菜、豆腐等煮成的。

我家里经常喝的是第一种,偏甜口。好像我们山东人,都爱喝第一种吧。




陕西网友“盖盖大圣”


每年腊八,奶奶把粥熬好之后,要先敬神祭祖。之后要赠送亲友,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。

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。吃剩的腊八粥,也是好兆头,取“年年有余”的寓意。

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,那更是为自己、为我们家里人积德。




北京网友“D S_吕布是我啊”


我们老北京的腊八粥忒讲究。掺在白米中的东西特别多,

如红枣、莲子、核桃、栗子、杏仁、松仁、桂圆、葡萄、

白果、青丝、玫瑰、红豆、花生……不下20种。

家里老人一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、泡果、剥皮、去核,半夜时开始用微火炖,

直到第二天清晨,腊八粥才算熬好了,一家人要团团圆圆的喝一碗,

之后再各自上班的上班,上学的上学。



岁暮天寒,腊八始来。

大家确实需要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,

因为今天青岛的气温,着实残忍

不信你看 ——




抹茶君提醒各位小主,出门前一定要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,秋裤棉袄羽绒服,帽子手套大围巾,一件都不能少。一日三餐,最好伴着热粥入食,胃暖了,身体才不会冷。


当然,热粥不是每天有,抹茶桶装水可以随时喝哦,尤其是每天回家一定要先喝一杯烧开的热水,暖遍全身!年根底下,希望大家都远离感冒。




最后,抹茶桶装水、抹茶大桶水祝大家

腊八快乐,开心喝粥

抹茶桶装水、抹茶大桶水

邀您一起展新颜、盼新年

开启健康饮水生活新体验










服务热线:8880 9999(8:30-16:30)    鲁ICP备12012898号-1 © Qingdao qingpiyinliao.co.,ltd. All rights reserved Mr.James Wang   Support:青岛新视点